祛疫未竟,征衣不解!战“疫”一线背后故事暖心又泪目

首页>聚焦辽宁  发布时间:2022-10-21

  截至1月19日,沈阳已经连续9天无新增病例,整体疫情防控形势持续稳定向好。

  2020年12月23日,从沈阳发现首例本土新冠肺炎确诊病例开始,一场全民战“疫”随之打响。这座常住人口超过830万人的东北中心城市,仅用不到一个月时间便取得了阶段性成果。

  这一成绩的取得,离不开所有沈阳人的共克时艰、守望相助。在滴水成冰的严寒季节,每个人、每个群体都克服了难以想象的困难。正是这一个个坚如磐石的身影,为这座城市带来希望之光。

  回望,是为了更好地铭记。记者通过采访,带给您4个疫情期间不为人知的平凡故事,让我们共同记住今年寒冬里的一股股暖流、一个个身影。

  社区民警的“桌子床”

  在战“疫”期间,因工作任务繁重,很多奋战在抗疫一线的工作者选择不回家,直接睡在单位办公室里。沈阳市公安局大东分局文官派出所民警崔平已经在警务室的“桌子床”上睡了整整半个月。

社区民警崔平的“桌子床”。

  作为一名基层社区民警,崔平每天就像陀螺一样,时刻不停地在辖区里“转”着——全民核酸检测采点执勤,组织发动“盛京义勇”平安志愿者开展社区巡逻,协助社区宣传防疫知识,深入企业开展防疫指导……

  “疫情防控工作任务重,我家距离单位又比较远,所以住在单位更方便些。”在崔平的办公室里,办公桌是他的“临时床”,文件盒盖上毛巾就是他的“枕头”。“被褥就放在柜子里,晚上被褥一铺,睡起来也挺香的。”崔平笑呵呵地说。

  随着春节日益临近,文官派出所辖区内有不少在外地打拼的人员陆续返乡,崔平又像陀螺一样“转”了起来——忙着入户登记、排查、落实隔离措施、制作一人一档台账……同事都劝崔平注意休息,早点回家睡觉,他每次都笑着答应,然后乐呵呵地说:“我在哪儿睡觉都一样,最重要是做好疫情防控工作,一定要守住这来之不易的阶段性成果。”

  不停运的209路公交车

被誉为“红九路”的209路公交车。

  1月17日凌晨,塔湾地区重点管控区域解除封闭,并撤销相应管控措施。

  消息传来,209路公交车的工作群里一片欢腾。“终于能恢复原线行驶了,那些住在管控区域的驾驶员很快就能回来上班了。”209路车队队长郭军难掩激动,“16名驾驶员终于可以倒班休息了。这段时间,有些驾驶员每天3点20起床,一跑就是一天。”

  1月2日,东至塔湾街,西至沧水街和昆山西路151巷,南至秦沈客运专线,北至新开河和锦江山路(不包括家乐福塔湾店和塔湾北行农贸市场)被划为重点管控区域。而终点站位于东北汽配城的209路,尽管终点站没有被划为重点管控区域,但因线路途径重点管控区域,按上级要求绕路行驶。

  “更改线路很正常,但我们车队里有24名驾驶员住在重点管控区域里,线路的正常运营遭遇极大困难。”在塔湾地区封闭的半个多月时间里,209路只剩下13名驾驶员正常上班,“人手不够,公司支援了3名驾驶员,这才保障了209路正常运营。”郭军说。

  209路,沈阳西北地区一条重要的公交线路,正常情况下日均客流超过2万人,但受疫情影响,管控期间客流最少时仅1000人左右。“虽然客流少、驾驶员不够,但只要有一名乘客坐我们的车,209路就要正常运营。”郭军说。就这样,16名驾驶员全部放弃休息“连轴转”,保障了车队的正常运营。

  最困难的时候已经过去,但疫情防控不能有丝毫松懈。“欢迎乘坐209路公交车,请您自觉扫码、刷卡、佩戴好口罩”——这句话,209路每名驾驶员一天要说上几百次,回到终点站,他们还要对车内进行反复消杀,对空调换气网进行消毒……“我们是沈阳人心中的‘红九路’,这面旗在我们这儿不能倒!”郭军说,“209路在疫情最难的时候都挺住了,现在更要全力以赴守住这来之不易的成果。”

  面罩里的那层冰

  2020年12月31日,沈阳启动全员核酸检测,配备医务人员近9000人。于洪区一家医院的医务人员刘英菊便是这些“白衣战士”中的一员。

  “第三轮核酸检测结束后的第二天,我脑海里全是那些天做检测的场景,一跟人说话就下意识地想说‘张大嘴,喊,啊’。”刘英菊笑着说,“现在回想起来,还挺有意思的。”

刘英菊和她的核酸采样小组。

  刘英菊负责的核酸检测点位于于洪区造化街道大转弯社区,属于典型的城乡结合部,入户检测量较多。“我一天的检测量大概在1000人左右,检测时胳膊不断地举上举下,第二天起床抬胳膊时可费劲了。”刘英菊说。

  其实,在检测点做检测,除了站了一整天胳膊和腰酸痛外,其他相对还好,但入户检测对医务人员的挑战就很大。刘英菊回忆说:“入户检测时,我们一般会把咽拭子、采样管、手消等物品放在腰上,这样更方便操作。但最大的困难是,我们从室外进入室内,面罩里面立即结上一层冰雾,时间长了就变成冰碴,不能用手去擦只能干挺着。因为戴手套不方便,我们的手也特别容易冻伤,我身边好几个同事都‘中招’了。”

  穿着厚厚的防护服,带着各种类检测物品爬上爬下,这些“大白”成为辽沈大地上的一道道冬日暖阳,守护着这座城和下一个春天。“各种不易、各种困难都挺过来了,现在回想起来,全是回忆和感动。”刘英菊微笑着说,“我很幸福,能为沈阳抗疫贡献力量。”

  天天爬楼的“大白”

引水社区志愿者队伍。

  “一觉醒来,发现自己家被划为重点管控区域了,不能出门工作了。”沈阳市五人足球协会会长刘义军也成为被居家隔离的一员,“刚开始真有点紧张,但看到社区招募志愿者通知后想都没想就报了名,并跟同住一个社区的协会会员商量,号召大家一起去当志愿者。”

  在刘义军的动员下,一共有6名会员在皇姑区明廉街道引水社区当了志愿者。从1月2日中午开始,刘义军便与其他志愿者一道,开始了为引水社区的7000余名居民送菜、送药,协助社区贴封条、转运物资等一系列工作。

  “我们社区有45栋楼,最矮的6层,最高的8层,全都没安装电梯。每天穿着厚厚的防护服爬上爬下,挨家挨户送生活必需品,虽然忙得脚不沾地,但每当听到居民一声声‘谢谢’时,就觉得干这件事太有意义了。”刘义军说。

  看到志愿者每天不辞辛苦地忙前忙后,很多社区居民也开始加入志愿者行列中。刘义军兴奋地说:“我们这支队伍,截至解封那天,已经发展到30余人。尤其到后期入户核酸检测时,我们已经能够保证每个检测小组有两名志愿者引领,检测效率大大提高。”

  虽然塔湾地区已经解封,但爬楼的志愿者“大白”们还不能马上撤离,依然坚守在值守岗位上。“还有一些居家隔离的居民需要帮助,只要有需要,我们随叫随到。”刘义军说。(来源:北国·辽宁日报 编辑:崔陶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