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节非遗礼物”“传统特色美食”“年俗文化体验”“亲子互动嘉年华” “东北二人转专场展演”五大主题活动精彩连连。
由省文化和旅游厅、省文化演艺集团(省公共文化服务中心)主办,省文化遗产保护中心承办的“非遗过大年 文化进万家——2020辽宁非物质文化遗产展示展演系列活动”近日在文馨苑上演。
此次活动以“金鼠献瑞,迎春送福”和“欢乐元宵,幸福梦圆”为主题,为百姓奉上丰盛的节日文化大餐,营造欢乐祥和、喜庆热闹的节日氛围。
收获一份与众不同的文化体验和年俗记忆
多样的年俗体验、多元的非遗展示、多彩的非遗展演。
走进文馨苑红红灯笼、红红的剪纸到处洋溢着春节的气氛,年来到了……
斑斓的刺绣、精巧的剪纸、可爱的泥人、灵动的面塑……20余项非遗项目打造成“传统年货一条街”,让你尽情挑选传统年货,定制属于自己的“春节礼物”。
跟传承人一起剪窗花,印年画,体会旧时忙年的乐趣,让传统年俗回归现代生活,收获一份与众不同的文化体验和年俗记忆。
市民王大爷告诉记者,他不仅得到了春联、福字、窗花等新春礼物,还和大家一起拼手气赢福气抽奖,抽到了“非遗美食”——北镇猪蹄。
记者在展示展演看到,此次活动突出了普及性、参与性。非物质文化遗产展示与展演相结合,展板与现场演示相结合,非遗传承人与观众互动交流,加深了大众对我省传统文化、地域文化的了解。展示区非遗项目丰富多彩,展演区好戏连台喝彩不断。在文馨苑舞台上,京剧、评剧、辽西木偶戏、阜新东蒙短调民歌、抚顺地秧歌等非遗项目的国家级、省级代表性传承人同台献艺,展现我省多姿多彩的传统艺术。老中青三代同台,淋漓尽致地诠释传统艺术在新时代的保护与传承状况。
前来观看她现场刺绣的观众络绎不绝
满族刺绣传承人桮小丽表示,通过满族刺绣展示,有越来越多的年轻人对古老的刺绣艺术产生浓厚兴趣。一上午的时间,前来观看她现场刺绣的观众络绎不绝。
6岁的刘载熙小朋友是第一次随父母前来参与非遗展示展演活动,小女孩第一次看到辽西木偶戏表演感到很新奇,她对雕工精细的偶人产生了浓郁的兴趣。
演出结束后,演员向这位小观众介绍了演员如何操纵偶人进行表演。
刘载熙说,她最喜欢的是木偶戏和捏糖人。很多少儿观众都是首次参观非遗展示展演活动,
虽然兴趣点各不相同,但孩子们都兴奋地表示,以后还想参加这样的活动。也正是在寓教于乐的展示展演中,孩子们对本地的传统文化有了更近距离的接触以及更深入的了解。
在备受欢迎的“非遗公开课”上加强观众的参与性。由国家级、省级代表性传承人担当教师,向观众传授剪纸、面塑、泥塑、烙画等非遗技艺。
家长与孩子在体验学习手工艺乐趣的同时,感受到传统文化的无穷魅力。让传统年俗回归现代生活,主办方还推出了一系列年俗文化体验活动,比如:剪窗花、印年画等。
1941年出生的韩月琴,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庄河剪纸代表性传承人,此次韩月琴剪了一幅0,6米宽1米长的“二鼠迎春图”,画面上有牡丹、松鼠、福、禄、寿等吉祥符号,还有“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八个大字。她对记者说,她用一个月时间剪出这幅作品,以此来表达对祖国新春的祝福。
来源:辽宁日报
编辑:孙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