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博“寻龙诀”:龙元素文物亮相展览

首页>文化惠民  发布时间:2024-03-01

  龙的形象如何演变,龙袍上的龙分布在哪里…… 这些关于龙的疑问均可以在辽宁省博物馆“飞龙在天——甲辰龙年生肖文物展”上找到答案。

  在本展览上,将展出馆藏近200件龙元素文物,包含陶瓷、铜器、玉器、书画、漆器、服饰等多个品类,这其中有六件国宝级文物将与观众见面。

  六件一级龙元素文物亮相展览

  本次展览上,共有六件一级文物参展,这些国宝级文物,绝对不容您错过。这其中就包括大家非常熟悉的新石器时代红山文化玉猪龙这件“明星文物”。这件文物其玉质呈鸡骨白色。猪首,龙体,蜷曲如玦形,首尾相连未断,器体厚重,造型粗犷。猪首形象刻画逼真,肥首大耳,大眼阔嘴,吻部前突,口微张,露出獠牙,面部以阴刻线表现眼圈、皱纹,线条匀称流畅。它是红山文化古人的重要礼器,可能是使用者身份地位的象征。它的造型雄浑粗犷,充分体现了红山文化玉器的艺术风格与时代气息。

  另外五件国宝级文物也是各有各的特点。其中,西周龙纹方壶的壶形体较大,呈扁圆体。颈下饰一周较粗的凸弦纹,将壶身纹饰分为上下两部分:上部为颈部,饰窃曲纹,两侧一对兽首耳;下部为腹部,饰形体较大的双身共首、盘绕勾曲的虺龙纹,不用地纹,突破了商周青铜器纹饰肃穆的格调。这件文物壶饰双身共首龙纹,与西周晚期周厉王时期的“颂壶”相类似,其年代当为西周晚期。

  北宋“上京”款大晟南吕编钟为甬钟,上面透雕双龙钮,有铁环鼻,鼓两面铸蟠虺纹,钟身栾边篆带亦为细蟠虺纹。一面钲间铸“大晟”,一面铸“南吕中声”篆文,钟唇下边有“上京都僧录官押”一行小字刻款。这件铜乐钟对研究宋代音律及铸铜工艺都有很大的价值,同时,从中亦可窥见仿古乐器的一些情况。

  元青花云龙纹高足杯为白瓷胎,微闪黄。敞口,高靶施白釉,杯内边底有青花纹饰,饰云龙暗纹,外饰青花云龙纹。这在元代青花瓷器中可是非常少见的。

青花云龙纹高足杯。

  本次展出的一级文物中,还有两件是非常珍贵的丝织品。一件是有着“一寸缂丝一寸金”之说的缂丝,清代宜春帖子岁朝图轴。其全幅由两个部分缀合在一起,上图为宜春帖子,下为岁朝图。宜春帖子以金彩云龙纹为地,蓝色纬丝缂织“青帝垂恩远,三春锡福多”春联,横批“喜到新年百事多吉利”。图中有烟花、如意、器皿、画轴以及瓜果、鱼等新年供奉礼物。大部分平织,再勾勒轮廓,龙纹掺以捻金线,鱼鳞、人物服饰以及供品上的细小纹样使用了渲染补笔的手法。

  另一件是刺绣,清代龙凤双喜戳纱帘,其为红纱质。帘身为石朱红色亮纱,上施平金彩绣,分上下二组图案,内容一致。图案中心为龙凤双喜纹样,衬以五蝠祥云,盘肠,火珠等,四周绕以蔓枝葫芦。帘上有额,为深绿亮纱地,平金彩绣龙凤双喜,前缀绿纱飘带二条,绣万蝠流云图案。全幅针法用戳纱、平针绣、平金银、盘金等。

  龙袍上的龙都分布在哪里

  说到跟龙有关的物品,很多人都会想到龙袍。本次展览上,可欣赏到多件清代皇帝龙袍,包括蓝纱地五彩金龙吉服袍、 黄地彩绣云龙十二章吉服袍、黄缎地金彩绣云龙十二章朝袍、石蓝缎地绣云龙十二章朝袍、蓝地缂丝云龙纹吉服袍、紫缎地五彩绣金云龙纹吉服袍等,可以领略到清代皇帝服饰的华丽。

展览上展出的清代龙袍。

  清代皇帝服饰主要有朝服、吉服、常服、行服等。皇帝的龙袍属于吉服范畴,比朝服、衮服等礼服略低一级,平时较多穿着。从清代乾隆时期开始,服饰制度齐备,皇帝礼服、吉服均用十二章纹,而其他不能用。

  十二章纹是中国古代帝王礼服上绘绣的十二种纹饰:日、月、星辰、山、龙、华虫、宗彝、藻、火、粉米、黼(fǔ)、黻(fú)等, 通称“十二章”,是中国帝制时代朝服的服饰等级标志。其中以团龙纹最为常见,少者胸背各用一团,多者遍布全身,寓意团结、统一、圆满与和谐。民间百姓在服饰上有时亦使用龙纹,但多采用三爪或四爪,以别帝王所用的五爪之龙。

  龙袍上的龙形象有坐龙、立龙、行龙、升龙、降龙、过肩龙、子孙龙等等。其中升龙、降龙分别呈升起、下降动势,意为“承天意”“察下民”,子孙龙通常以小龙围绕大龙构成图纹,寓意龙子龙孙、江山永固。

清代黄地彩绣云龙十二章吉服袍。

  元明清时期玉带钩的钩首多为龙头形

  本次展览上,还有如战国时期错金银镶嵌松石带钩等多件不同时期的精美龙元素带钩展出。

  据了解,带钩的作用相当于今日腰间的皮带扣,主要用于钩系束腰的革带,多为男性使用,兼具实用与装饰双重功能,也是身份地位的象征,尤其王公贵族、社会名流所用带钩甚为精美,具有很高的工艺水平和艺术价值。

  目前所见最早的带钩出土于新石器时代良渚文化遗址,为玉质,整体呈扁长方体,一端弯钩状,一端有孔可穿绳,出土时位于尸骨下肢部位,证明当时并非腰饰。西周晚期至春秋早期,带钩成为束腰的连接物。战国至两汉时期,带钩最为兴盛,并出现高低不同的档次,贵族用的带钩,制作精巧,材质丰富,多用镶嵌工艺。高昂的钩首,不论是龙、虎还是其他,均五官清晰,双目炯炯,富有神采。

  东汉至魏、晋、南北朝,是古玉带钩制作的衰落阶段,数量锐减,类型单调,一直延续到唐宋时期。期间出土的玉带钩,造型也与汉代近似,钩面刻有纹饰的,凸起得很高,钩首较小,腹较宽,呈琵琶形。

  元明清时期,玉带钩的制作开始回升,出土和传世的数量很多,并且都造型优美、技艺高超、玲珑奇巧、颇有神韵。说明玉带钩可能已由实用性逐步转向了玩赏性。这时期玉带钩一般都有花草、动物的浮雕和立雕,钩首多为龙头形,以龙螭纹相组合的龙带钩最为精美。所以元明清三代多数玉带钩的基本形制有许多相似之处,但只要仔细加以比较,在具体部位上各自仍具有较明显的时代特征。

战国时期错金银镶嵌松石带钩。

  龙形象的演变:唐代后期开始出现尾鳍

  根据考古学发现,龙的形象可以追溯到新石器时代仰韶文化时期,到了商代晚期,龙的形象进一步发展,形成了更为具体的形态。此后,随着朝代的更迭,人世的沧桑,文明的发展,观念的转变,都对龙的形象及含义的演变产生着千丝万缕的影响。但万变不离其宗,从形象到内涵,龙始终代表着中华民族对自然界的尊重,代表着多元文化的融合共处,是中华民族巨大的凝聚力、无穷的创造力和无限的生命力的集中体现。

  通过本次展览,观众可以通过龙元素文物的展示,了解到龙形象的演变。

  商周时期是中国龙的基础期,甲骨文“龙”字与青铜器上的龙纹,都呈现出一种长躯、巨口、有角、有爪的兽形,传达着一种观念,一种信仰。它沿袭着原始社会龙纹的脉络,由直线到曲线、由严谨到奔放、由古拙到自由、由厚重到轻快,但从整个发展趋势来看,仍是原始的、稚拙的。

  春秋战国时期,龙逐渐演变成以阴阳相合为特征的吉祥图案,出现了大量的交龙、蟠龙以及龙凤合璧的造型。其形象也开始突出兽的特征,脱离了爬行状态。

  秦汉时期是龙纹盛行、普及的时代。它逐步摆脱神秘抽象的造型而走向现实化和多样化。从龙的整体造型看,仍存留着战国时期的痕迹。但风格上更加艺术化与世俗化。

  龙纹在魏晋南北朝时期走向成熟,应用也比较广泛。此时期的龙大多呈矫健奔放的行走状,龙身洒脱修长,挺胸奋肢,身躯比汉代拉长。龙头扁且长,并开始出现双鹿形角,龙发向后披散,嘴角渐深,腹甲和龙鳞趋向整齐细密,四肢出现肘毛,爪一般呈三趾。在龙纹以外常衬以云纹气浪、花草绶带等,形成以龙为主体的综合图案,更显得气势磅礴,饱满生动。

  龙纹在隋唐时期已完全成熟,常与蔓草、花卉及各种动物组合出现。龙大多呈腾飞状,头部扁而长,上唇上翘,呈梳状,龙角分叉,从前额的眼睛部位生出,嘴角超过眼角,爪多为三趾。龙尾绕过自己的一条后腿呈S形弯曲,属蛇形尾。唐代后期龙开始出现尾鳍。

  宋元时期是龙纹向规范化、艺术化发展,并跨入纯艺术领域的重要阶段。宋代龙纹基本定型,龙的体态强调轻灵矫健,气质推崇俊雅脱俗。元代龙的艺术水平达到前所未有的高度,更注重形体的协调与美观。元代还注重对龙所处环境的刻画与渲染,使主体与衬景紧密呼应、相得益彰。

  明清时期是中国龙的全盛期,在造型风格上与宋元基本一致,只是更注重细部刻画,强调其吉祥含义。明代龙躯体更为粗壮,其角、发、须、眉、鳍、鬣(liè)、肘毛一应俱全;毛发多而长,发梢向上飞扬;鼻子作如意状并上翘,以增添吉祥的意蕴;爪分五爪、四爪和三爪。这一时期出现了正面龙,须发张扬,张口作怒吼状,突出其威严与震慑。

  清代龙纹风格沿袭明代,但清代龙纹的精美超越了以往任何一代。龙头饱满,亮眼突出;张嘴露牙吐舌,毛发披散,发梢向后伸展;龙角粗壮,从眉端生出,增加了双目的深邃感,腿上有火焰披毛,神奇而威猛。清龙表现手法更为成熟与多样,创作上以精雕细刻、刻划入微取胜。

  (来源:辽沈晚报 编辑:崔陶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