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掉贫困村的帽子 下窑沟的日子上来了

首页>农村精神文明建设  发布时间:2022-10-21

  7月28日,在朝阳市建平县榆树林子镇下窑沟村,设施大棚的建设热火朝天。

  “早一天建好,就早一天种菜,早一天得收成,热点累点不算啥。”下窑沟村村民贾向波满身大汗,却笑容满面,“原来外出打工,现在回家建棚,全家齐上阵,收入节节高。” 

4b6fc0967316046b.jpg

“棚主”李国林正在大棚内进行田间管理。

  搁头几年,村里人可没这个干劲儿。

  下窑沟村,十年九旱。人均薄地2亩半,以前种玉米、高粱,赶上好年景,一亩地也就净挣四五百元。 

  基础薄弱,交通不便。村里没有一条像样的路,赶上下大雨,好几天出不了村。 

  缺乏产业,能人外流。年复一年,下窑沟戴上了市级贫困村的帽子。 

  “只有老弱病残守家带地,缺资本、少技能,日子越过越穷。“当了9年村支书的王福阳,回忆起过去的情景,连连摇头,“姑娘不嫁本地人,小伙儿说不上好媳妇。村里1560口人,其中三级残疾有50多人。”

  怎么办?村两委成员坐在一起反复研究探讨,最终给村子发展定了调——找能人回村,带大伙儿一起发展产业。 

  大家的目光一致聚焦到2组村民李国林身上。 

  下窑沟村2组坐落在山沟里,土地更薄,是全村的贫中之贫,困中之困。穷则思变,李国林很早就因为家里条件差,外出学习设施农业,凭着韧劲,边干边学边琢磨,积累了一定的经验和资金,在外扣棚的规模也越来越大。 

  本村的能人在外干得有声有色,为啥不请回来带乡亲们一起发展?村党支部书记王福阳找到李国林,晓之以理动之以情。面对同村人的艰难生活,李国林也深受触动,于是,一拍桌子,“好,回!” 

  2010年,村里的第一片棚建了起来,90个大棚、4500多延长米,李国林给村民们做指导、当示范,手把手教大家如何管理。当年,西红柿、芸豆等作物高质高产,村民对设施农业的认知从感性上升到理性。 

  很快,第二片、第三片大棚在村里建了起来,李国林帮助大户将大棚发包给个人,让棚内管理更加精细,效益节节攀高。 

  同时,李国林还不断外出学习,了解大棚的最新建造技术和市场行情。早年间积累的人脉,将客商吸引到村里,在地头就完成了交割。 

  2016年,村里又建起300亩大跨度大棚,硬件更好,管理到位,大棚当年回本。 

  之后三年内,全村又发展了近2000亩设施大棚。原本贫瘠的土地上,产出翻番上涨,村民乐开了花。 

  现在李国林走到哪儿,村民们都称其为“棚主”,棚内棚外有啥问题,都找他帮忙解决。 

dd30f52f86352b50.jpg

正在建设中的下窑沟设施大棚。

  村里的改变,由扣大棚开始。原来“拼命”外出打工的人,现在纷纷回乡扣棚;原来村里一条水泥路也没有,现在当地政府的支持下,修了柏油路,今年还要再建一条棚区作业路;原来有的“懒汉”在家混日子,现在都去棚内干活,村里找不到闲人;原来村民没有休闲娱乐的所在,现在建起了大小广场5处……下窑沟村,也从原来榆树林镇17个村最穷的一个,变成现在的“领头羊”。 

  去年,下窑沟村摘掉了贫困村的帽子,但他们前行的脚步没有停歇。“现在又要扣300亩大棚,到秋天要再扣300亩。”王福阳说,村里还有1000亩地,将来都要扣大棚。我们本村人干不过来,就将地流转出去,帮邻村人一起干,一起富。

  来源:辽宁日报

  编辑:孙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