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阳镇矿工转行经营现代农业

首页>农村精神文明建设  发布时间:2022-10-21

  8月18日,记者见到凤城市爱阳镇龙道村村委会主任李明钟时,很难想象面前这个皮肤黝黑、裤腿带泥的汉子曾是一名“煤老板”。“爱阳镇因煤而兴、因煤而富,可咱不能祖祖辈辈都挖煤,挖空了青山,也挖断了绿水。”李明钟说。2014年,在经营的煤矿关闭后,他回村寻找合适的产业项目,带领村民致富,最终选择了种植吊带木耳。

b32c642b90d6327e.jpg

  爱阳镇因煤矿而兴,煤炭行业发展最好时,镇里有大小煤矿200多个,矿工数量超万人。“过去全镇5个劳动力中就有4个从事煤矿生产。”据镇领导介绍,以往每年的利税总额近九成来自煤炭工业。

fc422f09288e30a1.jpg

  彻底“关井”后,全镇200多个大小煤矿全部关停,这对于以煤炭为支柱产业的爱阳镇来说,无疑是一次前所未有的巨大考验。该镇根据自身特点,充分发挥山峦、林地、耕地面积大等优势,引导群众大力发展种植养殖业和现代服务业,昔日以矿为生的矿工100%转行,走上了一条产业转型之路。 

1f80cb3f4f21945f.jpg

 

  自2015年起,爱阳镇不断优化营商环境,采取“走出去、请进来”的招商策略,积极打造特色农业、品牌农业,实现了“黑色经济”向“绿色经济”的转变。 

  在爱阳镇龙道村村部前的一块开阔地里,整齐排列着52栋种植产业大棚。这里是龙道村黑木耳产业园,大棚内一根根塑料绳吊着白色的木耳菌棒,棚顶部自动滴灌设备喷着水雾,均匀地喷洒在木耳菌棒上。这种木耳生产方式就是“吊带木耳”。 

  2017年,龙道村以黑木耳种植项目为龙头,申报了壮大村集体经济专项资金200万元。2018年年初,李明钟自掏腰包垫付资金,52个木耳大棚拔地而起。大棚建成后对外发包,每年村集体收入30余万元,同时带动500余人就业,龙道村也终于摘掉了贫困村的“帽子”。 

  爱阳镇有15个行政村,像龙道村、爱阳城村、富国村一样,按照“一村一品”模式,村村有自己的新兴特色产业,许家村的“牛根”中草药、太河村的苏子叶种植……都日渐规模化。 

  如今的爱阳镇,昔日废渣乱堆、粉尘漫天的现象已经绝迹,取而代之的是一片片绿化带、一处处特色农业园。今年,爱阳镇继续扶持、壮大绿色产业项目建设,实施潘家村改扩建农贸市场、三合村钢管骨架黑木耳大棚、獾子背村香菇大棚等项目,拉长产业链条,带动更多“煤老板”、矿区工人转身进入现代农业。

  来源:辽宁日报

  编辑:孙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