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脱贫致富齐心碌,人文放牛幸福放牛,代代勤劳又淳朴,美丽乡村争先创优……”
每天晚上6点以后,开原市城东镇放牛村文化广场上都热闹非凡,村民们不约而同地聚集在一起,唱响一支属于他们的村歌——《我们热爱这方土》。
近年来,城东镇党委、政府高度重视乡村精神文明建设工作,为了在更多人心中播下知史爱党、感念时代的信念,城东镇在全镇12个行政村开展“讲村史”“立村规”“唱村歌”主题活动。
活动中回顾讲述“村名”的由来、修订完善了村规民约、组织村民传唱村歌为主,全面展现了城东镇乡村变化和农民群众的崭新精神风貌。
村歌唱出精气神
“这里是千年历史的厚垟,这里是儒墨的城东乡,水稻田里灿灿在飘香,寇河水悠悠在歌唱……”
9月4日一大早,城东镇冯家屯村新时代文明实践所里就飘扬出一首动听的歌曲,仔细一听,唱的正是城东冯家屯。
“这首歌叫《美丽幸福村》,是我们村的村歌,村里活动前,大家先一起唱唱村歌,唱出的不仅是冯家屯村历代传承的精神,也唱出了新时代农民的精气神。”
冯家屯村党支部第一书记于开源说,村歌就是一张“有声”的名片,代表着村魂,随着村歌广泛传唱,村里的乡风文明了,民心更齐了,群众的素质也提高了。
“在主题活动中,镇里向各村统一下发了规定流程和环节,各村也可以在规定环节基础上填加自由动作。”
城东镇新时代文明实践站负责人郭芯宁说,在“唱村歌”环节,各村可以自己编唱村歌,也可以选择耳熟能详的红色歌曲或者代表本村特色、村民意愿的歌曲作为村歌。
目前,全镇12个行政村都已经确定了村歌,其中2个村村歌为村民自己创作。
村名村史记乡愁
“今天,我来给大家讲讲咱后马市堡村村名的由来。马市堡在开原城东二十里,有前后之分。前马市堡在寇河南岸,后马市堡在寇河北。在明朝,两屯均为马市,持续时间达二百年……”
近段时间来,城东镇各行政村纷纷开展“讲村史”活动,各村通过查找典籍记录、听村里老辈儿人的回忆,重点挖掘了“村名”的由来。
“如果不是村里开展‘讲村史’活动,很多人都不知道村名的由来。”
后马市堡村党支部书记、村主任张鹤深有感触地说,现在很多年轻人都外出务工,对于自己的家乡了解甚少,不知村史,没有乡情,“讲村史”活动能够唤起村庄的记忆,让村民们了解从小生活的这片土地的历史,留住乡情、乡愁。
张鹤说:“了解了村名的由来,知道了本村的历史,让我更坚定了扎根本村为民服务的决心,一定要带领村民在奔向小康生活的路上阔步前进”。
村规村约育新风
“我们村里结合本村情况,重新制定了村规民约:讲卫生、爱环境,乱堆占、不可为。为村邻、多互助,义勇为、不旁观……大家同意的就举手!”
在冯家屯村村民代表大会上,大家纷纷举起手,赞同村里制定的村规民约。
主题活动中,城东镇12个行政村纷纷结合本村实际,制定特色“村规民约”,并召开村民代表大会,由村内党员和村民代表举手表决,通过后由镇里统一制作《村规民约》展示板,挂放在各村醒目位置。
“过去,村里存在婚丧嫁娶大操大办等现象,邻里之间也常发生口角,而今移风易俗、敬老爱幼、邻里和睦,乡风民风大有好转。”
冯家屯村党支部书记石铸说,旧的村规民约太过笼统,内容也跟不上时代,这次新修的乡规民约由村民共同商定,大家都愿意遵守。(文明铁岭)
编辑:韩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