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门口看大戏,可把老乡乐坏了

首页>农村精神文明建设  发布时间:2022-10-21

  近日,海城市感王镇上夹河村热闹非凡,村民们从十里八村赶到新建的文化广场,等着看一场大戏。

  原来,辽宁省戏曲进乡村惠民演出活动将在这里举行,当天也恰巧是西上夹河村新建文化广场投入使用的第一天。

  西上夹河村是上夹河村的合并村,是一个十分普通的小村庄。多年来,因为缺少资金,村里一直没有一个像样的文化广场,农民们的业余文化生活也十分单调。今年,经过多方努力,村里争取到20余万元的专项资金。经村民代表大会商议,大家一致同意将文化广场的选址确定在村内废弃坑塘的上方。一方面可以杜绝村民随意往坑塘内倾倒垃圾,一方面能够为村民们提供一个开展文娱活动的场地。

  随着1400平方米文化广场正式落成,村民们喜出望外,得知文化广场投入使用第一天就有一场大型演出,村民们纷纷奔走相告。演出还没开始,百余名村民就已经坐在台下观众区了。

  海城喇叭戏团长赵景文接受采访时说,此次来到上夹河村,剧组邀请了省内多位知名老艺人登台献艺,30余位演职人员精心排练后,为西上夹河村的村民带来了大型古装评戏《乾坤带》和《秦香莲》。

  上夹河村党支部书记王登广和村民们一起坐在台下听戏,他深有感触地说:“评戏是我们的国粹,深受老年人的喜爱与追捧。对于年轻一代来说,虽然当今社会有很多现代化的娱乐方式,但传统文化却会给大家带来很多不一样的感受。”王登广希望这样的活动能够多多走进村里,为村民献上更多不一样的文化大餐。

  为丰富群众精神文化生活、提升基层公共文化服务水平,我省从2017年开始在各地开展戏曲进乡村试点,重点在贫困地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创建城市等地方先行先试,并提出在2020年实现戏曲进乡村制度化、常态化、普及化。为了开展好送戏曲进乡村活动,省文化和旅游厅采取“政府购买公共文化服务”的方式,让广大群众通过公共文化服务平台网络“点单”,选择心仪的戏曲节目,确定演出剧目和演出时间、地点等信息,实现了“群众点戏,政府买单”,改变了文化供给方式,提升了农民群众的文化获得感和幸福感。(来源:北国·辽宁日报 编辑:崔陶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