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水:“雨”来疫尽,“水”岁平安

首页>我们的节日  发布时间:2022-10-21

  

  雨水,是二十四节气之中的第二个节气,此时,气温回升、冰雪融化、降水增多,故取名为雨水。雨水一到,春回大地,田野一片生机,正是九九歌中的“七九河开、八九雁来”时节。在春雨脉脉含情中,柳丝开始含烟,待柳烟成阵,便春色撩人了。 

   《月令七十二候集解》称, 

  “正月中,天一生水。春始属木, 

  然生木者必水也,故立春后继之雨水。” 

  俗话说:“春雨贵如油”, 

  雨水的到来提醒人们, 

  该开始为一年的收成好好谋划了。 

  雨 水 

  物 候 

 

  古代将雨水分为三候:一候獭祭鱼;二候鸿雁来;三候草木萌动。 

  獭祭鱼丨第一个五日,水獭捕捉到鱼后将捕获的鱼排列在岸边展示,似乎要先祭拜一番后再享用。 

  鸿雁来丨第二个五日,此时南方天气暖,大雁自南向北飞。候鸟是随着天地阴阳之气的变幻而往来,以适应气候。 

  草木萌动丨第三个五日,天地间阴阳交泰,出现生机,草木乘此生机,开始萌动。注意,是萌动,还没有萌芽呢。古人体察自然,是多么的细微! 

  雨水三候对应的花信是:一候菜花,二候棠棣,三候李花。 

  一侯菜花 

  二候棠棣 

  三候李花 

  “风有信,花不误,岁岁如此,永不相负。”每年冬去春来,从小寒到谷雨的8个节气二十四候里,每候都有某种花卉绽蕾开放,带来开花音讯的风候。 

  雨 水 

  习 俗 

  占稻色:“爆米花”里说丰年 

  那时的农耕水平低,靠天吃饭。因为水利不发达,所谓靠天吃饭,主要是指下雨。比如谚语“雨水阴寒,春季勿会旱;雨水日晴,春雨发得早”,还有“雨水淋带风,冷到五月中”,甚至还有预测一整年的,“雨水有雨,一年多水”。 

  总的来说,雨水节下雨,是好兆头。于是,古人想尽办法,希望能把天气弄准。除了兴修水利之外,雨水节气期间“占稻色”就成为一种试图把握农事的方法。 

  “占稻色”最晚宋代就有了,自宋代开始,吴、越民间便有正月十三、十四“卜谷”的习俗,将糯谷放到锅中爆炒,以谷米爆白多者为吉。 

  关于“占稻色”,古籍中记载详实的,当属元末明初娄元礼的《田家五行》。此书中记载了当时华南稻作地区的习俗:“雨水节,烧干镬,以糯稻爆之,谓之孛罗花,占稻色。”意思是,通过爆炒糯谷米花预测稻谷的成色,从而占卜这年稻子收获的丰歉情况。成色足,意味高产;不足,意味低产。那么,怎么判断成色足不足呢?就看爆出的糯米花多少。爆出来白花花的糯米越多,这年稻子收成就好,反之,收成就糟糕。 

  撞拜寄:认门干亲好成年 

  在雨水节民俗中,干爹、干妈是与健康成长密切相关的,寄寓了父母对子女深沉的爱,称为“撞拜寄”。“拜寄”在北方也称“认干亲”,南方多称“认寄父”“认寄母”等。按行为特征来说,这是一种民间的保育习俗。 

  过去,川西地区在雨水节就有“撞拜寄”的习俗。这天,不管下雨还是天晴,天刚亮,雾蒙蒙的大路边,就有一些年轻妇女,手牵幼子,等待第一个从面前经过的行人。一旦有人经过,也不管是男是女、是老是少,便拦住对方,把儿子或女儿按在地上,磕头就拜,给对方做干儿子或干女儿。 

  这种“撞拜寄”,事先没有预定目标,撞见谁就是谁。而其寓意,是为了让孩子顺利、健康地成长。如果实在碰不上人,也有变通法,把孩子拜寄给有神性的山、石、田、土、树、河等。 

  后来,有的地方干脆设定一个专门场所。父母手提好酒好菜,带着孩子去找能当干爹的对象。如果希望孩子长大有知识,就拉一个文人做干爹;如果孩子身体瘦弱,就拉一个身材高大强壮的人。大多被认的人都会爽快答应,因为一来这是别人对自己的信任,二来多子多福嘛,自己的命运也会因此好起来的。 

  古时候自然条件、医疗条件都差,幼童健康成长的概率较低。这种在民间广泛流传的习俗,是希望借助、联合社会与自然的力量,共同呵护儿女成长,有大爱存焉。 

  龙抬头:回到娘家把假休 

  雨水节与春龙节密切相关。民间把农历二月初二定为春龙节,认为这天是天上主管云雨的龙王抬头的日子。谚语说:“二月二,龙抬头,大仓满,小仓流。” 

  这天北方大部分地区,家家一大早就打着灯笼到井边或河边挑水,回到家便烧香上供。人们把这种仪式称为“引田龙”。家家户户要吃面条、炸油糕、爆玉米花,意为“挑龙头”“吃龙胆”。 

  明以后,二月二又有关于龙抬头的诸多习俗,诸如撒灰引龙、扶龙、熏虫、避蝎、剃龙头、忌针刺龙眼等节俗。比如起床后打着灯笼照房梁,边照边念:“二月二照房梁,蝎子蜈蚣无处藏。”有的地方妇女不懂针线,就是怕扎了龙眼睛。有的地方不洗衣服,是怕伤了龙鳞。这一天,大家都要理发,希望走好运,而给小孩理发就叫“剃龙头”。 

  二月二这天还有一项重要活动,就是接姑奶奶,即娘家人接回已经出嫁的女儿,所谓“二月二接宝贝儿”。这要数老北京人的礼数多了。正月里姑奶奶不能住在娘家,初二回娘家拜年后晚上也得回婆家睡。但二月二这天,娘家人就来接女儿回去,住上十天半个月。为啥呢?一是正月里忙活了那么久,比较劳累,接回娘家好好歇歇。二来新的一年刚开始,又要开始忙碌了,所以要犒劳犒劳,“整军备战”。于是,在回娘家的日子里,姑奶奶除了吃喝拉撒睡,就是串门聊天,形同休假。 

  雨 水 

  养 生 

  饮食:去湿气宜食粥。 

  《黄帝内经》说,“春主肝”,肝脏在春季活动比较旺盛。但肝木易克脾土,稍有不慎容易损害脾胃。同时,因为降雨的增多,湿气加重,湿邪易困扰脾胃,所以,在这一时期,一定要注意对脾胃的养护,健脾利湿。 

  养生忌寒食:除了薏苡仁党参粥之外,能祛脾湿的食物还有很多,如茯苓、芡实、小米、胡萝卜、冬瓜、莴笋、扁豆、蚕豆、鲫鱼等。在日常饮食中,我们要多吃这类食物。 

  睡眠:养生眠食最重要。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古人将睡眠称为“眠食”。曾国藩有“养生之道,莫大于眠食”的名言。世界卫生组织确定“睡得香”为健康的重要客观标志之一。研究表明,睡眠是人类自身对脑和整个神经系统的有效调节。 

  《黄帝内经》载:“人卧血归于肝”,而在春季应“夜卧早起”。现代医学研究证实,睡眠时进入肝脏的血流量是站立时的7倍。流经肝脏血流量的增加,有利于增强肝细胞的功能,提高解毒能力,并加快蛋白质、氨基酸、糖、脂肪、维生素等营养物质的代谢,从而维持机体内环境的稳定,抵御春季多种传染病的侵袭。 

  雨 水 

  诗 词 

  

  浣溪沙 

  【宋·辛弃疾】 

  父老争言雨水匀。 

  眉头不似去年颦。 

  殷勤谢却甑中尘。 

  啼鸟有时能劝客, 

  小桃无赖已撩人。 

  梨花也作白头新。 

  春夜喜雨 

  【唐·杜甫】 

  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 

  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野径云俱黑,江船火独明。 

  晓看红湿处,花重锦官城。 

  风入松 · 寄柯敬仲 

  【宋·虞集】 

  画堂红袖倚清酣。华发不胜簪。 

  几回晚直金銮殿,东风软、花里停骖。 

  书诏许传宫烛,轻罗初试朝衫。 

  御沟冰泮水挼蓝。飞燕语呢喃。 

  重重帘幕寒犹在,凭谁寄、银字泥缄。 

  报道先生归也,杏花春雨江南。 

  雨水既来,拐点将至 

  让我们一起做好最后防护 

    静待柳暗花明吧

   来源:人民日报

   编辑:韩宇